关于公布文学院2016年度文学创作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团支部、各班级:
自2016年11月份我院开展2016年度文学创作大赛以来,各年级积极策划,精心组织,推荐优秀作品参与本次文学创作大赛,营造良好的创作学风。截止到2017年5月底,本次文学创作大赛共收到来稿840篇,其中散文类350篇,小说类169篇,诗歌类247篇,评论类59篇,戏剧类15篇。经评委评审,共评选出:散文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6名,优秀奖20名;小说类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2名;诗歌类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6名,优秀奖9名;评论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8名;戏剧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散文
名次 | 篇名 | 作者 | 单位 |
一等奖 | 《山鬼》 | 刘雪 | 研究生2015级 |
《油豆腐和纸灯笼》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二等奖 | 《阿金》 | 魏琳 | 研究生2016级 |
《格子,想你了》 | 王瀚淋 | 本科2015级 | |
《蝴蝶》 | 何瑾如 | 本科2015级 | |
《怀念祖父》 | 陈彬琪 | 本科2015级 | |
《捉影记》 | 罗雁泽 | 本科2013级 | |
《他们的头发》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阿里阿德涅之线》 | 吴茜玥 | 本科2016级 | |
《春倦》 | 黄若菲 | 本科2016级 | |
《河与春草》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看不见的风在吹》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三等奖 | 《此情不惯红芳举》 | 陈斯婕 | 本科2015级 |
《返乡记》 | 欧兆艺 | 本科2015级 | |
《和她坐着》 | 高翔 | 本科2015级 | |
《酒歌》 | 魏晓航 | 本科2015级 | |
《南河》 | 罗宗文 | 本科2015级 | |
《一树三人》 | 罗宗文 | 本科2015级 | |
《谷雨暮春,花浅茗深》 | 李润霖 | 本科2016级 | |
《故人居》 | 莫东双 | 本科2016级 | |
《埋没》 | 左怡扬 | 本科2016级 | |
《一人食》 | 林斯琪 | 本科2016级 | |
《浪荡不羁廿五年》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晚春闽行》 | 谭婉莹 | 本科2016级 | |
《我其实还挺羡慕你的》 | 陈启航 | 本科2014级 | |
《食梦貘》 | 陈贝含 | 本科2016级 | |
《无爱的城》 | 魏琳 | 研究生2016级 | |
《田间记事》 | 吴丽妹 | 本科2016级 | |
优秀奖 | 《一只有缺口的碗》 | 卜念 | 本科2016级 |
《写给奶奶的情书》 | 张玉玲 | 研究生2016级 | |
《吃饭的法子》 | 冯子航 | 本科2015级 | |
《饵丝——相逢在清晨的美食》 | 张影 | 本科2015级 | |
《平芜尽处是春山》 | 彭璇 | 本科2015级 | |
《韶华倾付,离人不归》 | 胡蝶 | 本科2016级 | |
《小齐》 | 林巧兰 | 本科2016级 | |
《父亲的戏剧人生》 | 陈冬梅 | 研究生2016级 | |
《独门秘制》 | 黄修平 | 研究生2016级 | |
《逢生》 | 许海滢 | 本科2016级 | |
《死生》 | 刘婧怡 | 本科2016级 | |
《我的爸爸》 | 林颖 | 本科2016级 | |
《我无法放下笔》 | 汪芏嘉 | 研究生2016级 | |
《洗洗碗就好了》 | 汪芏嘉 | 研究生2016级 | |
《司空不见惯》 | 杨天悦 | 本科2016级 | |
《唯有时间不可挡》 | 陈芸璐 | 本科2016级 | |
《悬浮在空中的幽灵》 | 陈启航 | 本科2014级 | |
《从门缝里,一窥上下杭的旧时光》 | 刘文钧 | 本科2016级 | |
《民谣之美》 | 姚红燕 | 本科2016级 | |
《时间与生命》 | 周海容 | 本科2016级 |
诗歌
名次 | 篇名 | 作者 | 单位 |
一等奖 | 《旷野上的风》 | 黄丽颖 | 本科2014级 |
《宝鼎现 师大颂》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点燃上弦月的七天(组诗)》 | 林丹萍 | 研究生2015级 | |
二等奖 | 《众人》 | 黄巧婷 | 本科2016级 |
《她不说话(组诗)》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希腊神话主题(组诗)》 | 丁紫岑 | 本科2014级 | |
《凤凰泪》 | 彭义猜 | 本科2016级 | |
《词三首》 | 杜金文 | 研究生2016级 | |
《七古 平成歌》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在午后慢性自杀》 | 张亚阁 | 本科2016级 | |
《爱的多重奏(组诗)》 | 吕东旭 | 研究生2016级 | |
三等奖 | 《陌生的比喻》 | 郭思恒 | 本科2015级 |
《九月需要一场凋谢》 | 陈烁 | 研究生2016级 | |
《五点钟》 | 詹碧华 | 本科2015级 | |
《形象(组诗)》 | 吕东旭 | 研究生2016级 | |
《痴话(组诗)》 | 丁紫岑 | 本科2014级 | |
《肖像的尽头(组诗)》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第一人称(组诗)》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你的眼睛》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手心诗》 | 丁紫岑 | 本科2014级 | |
《拥抱我,在1937》 | 刘婧怡 | 本科2016级 | |
《七古 青年歌》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登玉龙雪山有感》 | 余成威 | 研究生2016级 | |
《雨霖铃》 | 林璐 | 本科2015级 | |
《七古 青衣》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生查子 游三坊七巷》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许愿》 | 吕玲钰 | 本科2016级 | |
优秀奖 | 《远客》 | 吴丹萍 | 研究生2016级 |
《一夜红》 | 陈斯婕 | 本科2015级 | |
《雪山》 | 陈艺菁 | 本科2015级 | |
《歌声不知去向》 | 郭思恒 | 本科2015级 | |
《无昼无夜》 | 冯子航 | 本科2015级 | |
《光明的孤独》 | 陈攀攀 | 本科2015级 | |
《夹持》 | 赵今铭 | 本科2016级 | |
《等待》 | 曾丽红 | 本科2016级 | |
《现代诗十首(组诗)》 | 刘雪 | 研究生2015级 | |
小说
名次 | 篇名 | 作者 | 单位 |
一等奖 | 《灭蛆虫的方法》 | 卢兆勋 | 本科2014级 |
《杀狗少年》 | 钟政华 | 本科2015级 | |
《八扇厝》 | 何瑾如 | 本科2015级 | |
《装修之路》 | 李小薇 | 本科2015级 | |
《两个疯女人》 | 王桂格 | 本科2015级 | |
二等奖 | 《中毒》 | 毛林 | 本科2014级 |
《鸡兔同笼》 | 马明洁 | 本科2014级 | |
《离乱之弦》 | 钟政华 | 本科2015级 | |
《无言悔》 | 高翔 | 本科2015级 | |
《织梦师》 | 陈田田 | 本科2016级 | |
《影城》 | 王真真 | 本科2016级 | |
《蓝色城堡》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一个年轻女子的自白》 | 林丹萍 | 研究生2015级 | |
《草房子》 | 陈云华 | 研究生2016级 | |
《夕阳沉入山那边》 | 李雪晴 | 研究生2016级 | |
三等奖 | 《空城回忆录》 | 郭海玲 | 本科2014级 |
《mushroom》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族长的秋天》 | 陈星 | 本科2014级 | |
《鱼在水中哭》 | 陈启航 | 本科2014级 | |
《旋涡》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阿秀》 | 张影 | 本科2015级 | |
《默河村》 | 陈彬琪 | 本科2015级 | |
《变形记》 | 许恬恬 | 本科2016级 | |
《摸索》 | 张旭杰 | 本科2016级 | |
《祝福》 | 曹蓉蓉 | 本科2016级 | |
《城》 | 林怡雯 | 本科2016级 | |
《猫》 | 张筱渠 | 本科2016级 | |
《真相》 | 苏茜洋 | 本科2016级 | |
《明末奇侠传》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临终的告别》 | 刘雪 | 研究生2015级 | |
优秀奖 | 《漫长秋天的告别聚会》 | 张丹华 | 本科2014级 |
《暑假最后的故事》 | 陈颖莹 | 本科2014级 | |
《下等神与下等人》 | 王初蕾 | 本科2015级 | |
《阳生留京记》 | 易晓丽 | 本科2015级 | |
《一曲芙蓉殇》 | 叶岚 | 本科2015级 | |
《愚人船》 | 吴丽云 | 本科2015级 | |
《原影街》 | 冯子航 | 本科2015级 | |
《遗忘村》 | 卢诗婷 | 本科2016级 | |
《醉仙酿》 | 邱静生 | 本科2016级 | |
《逢侠》 | 罗嘉鹏 | 本科2016级 | |
《篱笆外》 | 杨媚 | 本科2016级 | |
《梦境里》 | 翁諶好 | 本科2016级 | |
《耳机男孩》 | 黄诗涵 | 本科2016级 | |
《大山》 | 王菁瑜 | 本科2016级 | |
《地主与农民》 | 莫东双 | 本科2016级 | |
《一生》 | 王秋月 | 本科2016级 | |
《天狗档案》 | 潘桥迈 | 本科2016级 | |
《阿虫不是虫》 | 邹雯轩 | 本科2016级 | |
《婚》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我与严复先生》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十七岁的错觉》 | 李亚飞 | 研究生2015级 | |
《梦起·梦落》 | 陈冬梅 | 研究生2016级 |
评论
名次 | 篇名 | 作者 | 单位 |
一等奖 | 忧愁是“饯别”的笙箫——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陈莜烨 | 本科2015级 |
二等奖 | 城与人——茶馆空间下的《骆驼祥子》 | 陈莜烨 | 本科2015级 |
陷落·逃离·超越——探寻《砂女》的寓言世界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月色参差总相宜——金批西厢与王西厢互文共释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三等奖 | 情不知所起——浅析《诗经·国风》中的相思诗 | 姚红燕 | 本科2016级 |
“零度写作”的得与失——浅析罗兰·巴特“零度写作”理论 | 吕东旭 | 研究生2016级 | |
原始性、冲动性、仪式性——论莫言《食草家族》中红色意象的欲望书写 | 钟雨晴 | 本科2014级 | |
寿衣新织与阿特伍德重写神话 | 张丹华 | 本科2014级 | |
声音在激荡——浅析电影《罗生门》中由自由间接引语所构建的”双重声音” | 冯子航 | 本科2015级 | |
《猫鼠游戏》中的结构性符号及角色关系位移 | 施晓丽 | 本科2014级 | |
优秀奖 | 浅谈《追风筝的人》中的自我救赎 | 王文芳 | 本科2016级 |
失控在盲马的车架上——当代技术媒介下的参与性大众审美 | 张丹华 | 本科2014级 | |
我们如何制造女巫——关于小说中宗教与恐怖的联系(以斯蒂芬•金的《魔女卡丽》为例) | 张丹华 | 本科2014级 | |
重读《杀死一只知更鸟》 | 黄慧敏 | 本科2016级 | |
一种追寻,两处虚妄——浅析《暗恋桃花源》的主题 | 肖杨颖 | 本科2015级 | |
李白的奇语-以《蜀道难》为例,浅析李白在修辞学上的夸张抒情效果 | 冯子航 | 本科2015级 | |
从《董西厢》到《王西厢》——从叙述视角变化看人物形象再塑造 | 施晓丽 | 本科2014级 | |
唐人弹宋调——以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例 | 欧兆艺 | 本科2015级 |
戏剧
名次 | 篇名 | 作者 | 单位 |
一等奖 | 《苹果的葬礼》 | 何佩珊 | 本科2015级 |
二等奖 | 《别欺负我》 | 王桂格 | 本科2015级 |
《越狱》 | 钟政华 | 本科2015级 | |
三等奖 | 《嵇康》 | 郭泽莹 | 本科2015级 |
《观众》 | 谢晓珊 | 本科2015级 | |
《全员恋爱中》 | 叶岚 | 本科2015级 | |
优秀奖 | 《遗忘、落尘》 | 陈冬梅 | 研究生2016级 |
《平庸之罪》 | 胡晓东 | 研究生2016级 | |
《瞿秋白》 | 郭泽莹 | 本科2015级 | |
《苦果》 | 洪紫欣 | 本科2016级 | |
《萧萧小说改编(节选)》 | 赵燕 | 本科2016级 |
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委员会
2017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