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2018年春夏卷
时令近秋,蛩鸣声中奉上今年的《细读》春夏卷,此中有我们精耕细作之诚挚,亦见我们对春华秋实之憧憬。一如既往,文质彬彬依然是本辑《细读》的追求。
“扺掌谈戏”,由林婷教授主持邀约的五位作者,虽然年龄各异,但对戏剧艺术的钟情与体悟,则是一脉相承。
“共读红楼”,包含了四篇细读《红楼梦》的精致小品,出自四位红学闺秀的纤纤素手。如此相得益彰,即使未曾开卷,其中的诗情画意已荡漾眼前。
“文心细品”“书影心声”“广角镜头”,既有名家之作,又有新锐之见。解读文学、电影、书法和文化,各擅胜场,异彩纷呈。
“短笛横吹”,有意化用这个出自《牧童》古诗的典故,不仅是因为这组文章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读毕掩卷,仍觉余音袅袅,涵咏不已。
“藤山有约”是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两次学术会议的传真: “当代文艺批评高端论坛”讨论如何重建当代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古代诗体、诗学和诗歌史新视野研讨会”展现了当前学界对古代诗歌研究前沿问题的思考。这组信息量高度浓缩的文章,体现了本辑对当前学术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的关注。
《细读》并不追求惊鸿一瞥的诧异,也不追求洪钟大吕的震撼。《细读》创办的初衷是,为学术,为艺术,为心灵寻找一个诗意栖息的小小驿站,寂寞也罢,喧嚣也罢,为的是在你来我往的切磋和交流之中,澄明性灵,激励文心,从此整装再发。
因此,我们更愿意把“细读”看成是一种态度,其中有凝视与回眸,有宁静的沉思,深究的好奇,而一切都流转于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我的朋友,在你再次向思想的远方前行之际,我愿紧握你的手,让这份初心同在!
扺掌谈戏
林 婷 主持人语
董 健 《升官图》和陈白尘的喜剧艺术
陆 炜 曹禺为何写江泰?
朱伟华 小说家与戏剧家之间的契诃夫
——以作者短篇小说《大学生》为例的探索
张 军 戏剧与音乐的对位:尼可拉斯·斯帕诺斯演唱的两首《圣母
悼歌》
苏 琼 苏珊·桑塔格剧作《床上的爱丽斯》剖析
——基于还原法之文本细读
共读红楼
段江丽 《红楼梦》中宝钗之家庭角色论
俞晓红 红楼说扇
薛海燕 《红楼梦》的洋味
张 惠 林黛玉与酒:文化、家世与命运的三重面向
文心细品
马俊山 《缅边日记》:西南边疆的发现与民族认同
黄 键 写在秋天里的那些字
——《故都的秋》的文化修辞学解读
张 伟 伏笔照应与人物选择的细密同构
——论《春桃》奇异婚恋故事的编织方式
沈 玲 庸常的无奈 永恒的苍凉
——张爱玲赴美后中文小说改写研究
陈舒劼 西柏坡里的东方朔
——文艺人民性视野中的贾大山文学创作
书影心声
颜纯钧 “更平等”的滑稽喜剧——观影片《白色》
郑国庆 程耳电影的位置——兼评《罗曼蒂克消亡史》
黄加芳 想象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
短笛横吹
陈 帅 陈帅创作谈
林翠萍 一场异想天开的旅行
——论陈帅的儿童文学创作
连水兴 人与人相遇之后:绘本《旅伴》细读
陈 静 寓严肃于趣味的儿童启蒙书
——安东尼·布朗绘本中的形状艺术与理性精神
林 强 像卡尔松一样飞行
——林格伦作品中的顽童形象与恶作剧风格
广角镜头
吴 俊 文学的“世界观”
——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略谈
张何斌 流转与思索:顾炎武诗中的游历
张小李 纵情美酒诗篇,流连自然禅趣
——黄庭坚《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赏析
藤山有约
颜桂堤 重建当代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
——“当代文艺批评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陈 瑜 中国古代诗体、诗学和诗歌史新视野研讨会会议综述
《细读》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细读》征求各类有关文本解读的文章,形式不拘,规模不限,只要言之有物,能从文本个案中概括独特的见解,开辟新颖的分析路径,便是我们期许的文章。
《细读》不限于文学作品的解读,电影、书法、历史、文化,人文学科诸问题,乃至社会存在诸现象,皆可细读。学科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是我们最初的愿望。
《细读》倡导微观解读,但也欢迎对宏观问题的探讨。如果能通过个案的条分缕析获得宏观的结论,同样是我们期待中的好文章。
来稿请投电子邮箱:
fujianshidaxidu@163.com。
1. 来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邮箱,并附作者简介,注明工作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2.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请勿一稿两投。一经发表,即付薄酬。
3. 若文章配有图片,须保证所用图片不会引起版权纠纷。
4. 文章格式包括 200 字左右摘要和三五个关键词,注释请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
策划:
郑家建 葛桂录 余岱宗 郭洪雷 陈芳 涂秀虹
主编:
涂秀虹 陈芳
编委(按姓氏笔划顺序排):
叶黛莹 刘曙初 李连生 林强 黄育聪 滕翠钦 颜桂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