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台湾文化大学季旭升先生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时间:2018-06-27浏览:2176

台湾文化大学季旭升先生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2018626日下午15时,著名古文字学家季旭升先生在我校仓山校区邵逸夫楼做了一场题为《<诗经>研究中的古文字运用》的学术报告。季旭升先生是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国文字》主编、商周出版社“中文可以更好”“中文经典100句”两部系列丛书总策划。林志强教授主持报告,我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部分教师和三十多位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本科生听取了学术报告。

古文字、古文物对《诗经》的阐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21世纪《诗经》训诂研究的新方向之一。季先生首先回顾了大学的求学生涯,介绍了台湾师范大学的研究风气,当时《诗经》研读主流是毛诗序、毛传和郑笺,年轻人一心向往古史辨,课上老师教授《诗集传》,课下他私自阅读姚际恒的《诗经通论》;曾担任喷泉诗社社长和国乐社副社长的他深受启蒙老师鲁实先先生的影响,又受到闻一多《诗经新义》、林义光《诗经通解》和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等前辈论著的启发,开始利用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来探讨《诗经》,从此投入文字学的研究事业。接着,季先生介绍了自己的硕士论文《<诗经>吉礼研究》;之后他对《诗经》相关篇目作了细致的解读,比如:以《周南·》为例,详察古代的礼制,强调古者婚礼

贺;援引方玉润《诗经原始》和余冠英《诗经选》证说《周南·芣苢》,说明“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欢乐之情溢于言表。《诗经》韵文因为押韵和句式,朗朗上口,流传久远,所以保留早期的语文成分较多。最后以《王风·采葛》《小雅·白驹》等篇章为例,分析《诗经》的语言文字问题,探讨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彼其之子”在《诗经》出现了十四次,季先生综合青铜器铭文及文献资料提出青铜器中的“㠱侯”或作“其侯”,又作“纪侯”,文献中的“纪国”或作“己国”,“㠱”“其”“己”“纪”四者其实是同一国家。可以说《诗经》的内容丰富,《诗经》的研究领域里应该还有很多可以从事的工作,值得继续投入。

季先生的讲解深入浅出,展示了《诗经》研究的无穷魅力。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充分展示了季先生《诗经古义新证》的研究特色——结合大量的出土文献,尽量还原《诗经》时代的历史语言来探求《诗经》的原貌,有助于正确地了解《诗经》各诗篇所叙述的本事,而分析《诗经》时代的相关礼俗,有益于更好地认识《诗经》各篇的社会背景。最后,季先生解答了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师生们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讲座现场)



季旭升先生的《诗经古义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