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 哲学与美学研究
黄黎星丨李纲易学论析
贺嘉年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进路及重要概念辨析——以“美学”与“政治”为主要线索
梁心怡丨杜威美学理论的形而上追求
>>>> 文艺理论与批评
高维宏丨五四后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建设与探索——以陈望道的“平民艺术”论为考察对象
徐梓晗丨图像与视觉: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王海晗丨弱势民族文学译介:周氏兄弟与《小说月报》“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
操乐鹏丨柳存仁香港时期文学与学术活动考释
专题:人工智能与文学
马 晓,严 旭丨人工智能写作的情感性思辨
王齐飞丨科幻作品影视改编的现实关切——以电视剧《三体》为例
刘 欣丨“神人”:后人类影像的美学锋芒——基于日本科幻动画的考察
>>>> 外国文学研究
姚殷睿丨文艺复兴研究语境下的“小史诗”概念源流考
张 燕丨重审身体仪式:恩瓦帕《伊芙茹》中的女性割礼书写
>>>> 八闽文史
专题:许地山研究
付冬生丨“教育界之明灯,文化界之泰斗”——论许地山对香港文化的贡献
张艳丽丨人生苦难中蕴藏的生命之光——兼论许地山小说中苦乐观的变迁
王念灿丨论许地山童话的民族特征及其意义
杨仁飞丨许地山的红色社交疏证
摘 要
>>>> 哲学与美学研究
李纲易学论析
黄黎星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 要:李纲易学专著《易传内篇》《易传外篇》虽亡佚,然其传世著作《梁溪集》(今本为《李纲全集》)一百八十卷所存李纲《易传内外篇》诸序及其与友人论易信札等各类文章,可供探析李纲易学思想。李纲诗文中颇有引用易辞、阐发易理之涉易内容,可为辅助资料,亦显示出李纲易学之风采。李纲易学思想之核心如下:第一,李纲对《周易》经典创制与性质的认识,是尊信三圣、推崇经典;第二,李纲对易学史进行回顾与考察,能考辨源流、审慎取舍;第三,李纲注重对《周易》象数的考辨、阐释,详考且精研;第四,李纲对《周易》经传的认识把握与阐发应用,是融通义理、明体达用;第五,李纲明辨卜筮、评判术数,均有见地;第六,李纲会通佛易,论述颇具特色,有思想文化史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李纲;易学;涉易文献;探研象数;阐发义理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进路
及重要概念辨析
——以“美学”与“政治”为主要线索
贺嘉年
(复旦大学 中文系)
摘 要: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重视对美学与政治互动关系的阐发,其中以“美学”(aesthetics)与“政治”(politics)二者组合而成的几组概念最具代表性,它们反映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内部不同的方法路径、价值取向和理论旨趣。“政治的美学化”特指本雅明所批判的利用审美作品和形象构筑总体性意识形态之行径;“美学的政治化”既指本雅明本人以先锋艺术形式进行的具有宗教色彩的抵抗性政治,也包含后来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倡的考察美学与社会文化政治之间深度连接、对立互补的一系列美学理论;“政治美学”意指马克思及其后学所生发的多元文化政治批判,强调美学艺术的介入与批判功能,揭露并对抗意识形态幻象,实现社会变革与人类解放;“美学政治”则强调审美在统合感性与理性、实现人性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基于美学理念构筑理想政体。厘清这些概念,有利于澄清术语混淆,助力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译介与阐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的政治化;政治的美学化;政治美学;美学政治
杜威美学理论的形而上追求
梁心怡
(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
摘 要:作为古典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的哲学涵盖了古今哲学研究中的诸多重要问题,其美学理论包含了对自然主义“经验论”、逻辑探究理论与工具论等方面的思考,并在艺术批评理论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哲学色彩。杜威反对将审美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分离,强调审美活动可以激发行动者的潜能,帮助行动者对整体性经验进行把握,他将艺术批评视为一种培养人的探究能力的审美教育。基于此,杜威的美学理论展现了一种非本质主义形而上追求的可能。
关键词:杜威;艺术批评;审美教育;非本质主义;实用主义
>>>> 文艺理论与批评
五四后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建设与探索
——以陈望道的“平民艺术”论为考察对象
高维宏
(福建师范大学 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摘 要:五四运动时期,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回国支持新文化运动。经历了浙江一师学潮后,陈望道前往上海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并且参与了《新青年》编务与上海早期党组织工作。在理论翻译、杂志编辑与组织工作中,陈望道反省五四运动的知识青年主体,主张“出了象牙之塔,走进平民队里”,并且以“平民”为方法,结合同时期中国、日本作家关于文学中风景问题的讨论,明确反对当时隐含风景与主体分裂问题的写生文写作模式。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陈望道主张吸收自然主义的“描写”技巧,将此运用至“平民”的生活之中,以创作出兼具“内面与外在”“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平民艺术”,以此成为日后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先声。
关键词:陈望道;写生文;平民艺术;无产阶级文艺
图像与视觉: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徐梓晗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
摘 要:20世纪初,伴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大量重复的、功能性的图像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视觉经验的中心。复制时代的图像问题呈现为艺术与科技、媒介与社会等因素交互的新问题,而长期垄断图像研究的艺术史范式却无力对此做出有效回应。基于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将马克思的《资本论》、意识形态、媒介批判与受众研究等内容引入图像与视觉研究,开启了一种在实践视角下理解图像与视觉问题的新向度。不同于将图像理解为私人的、形而上学的、非物质的实体的倾向,西马学者致力于通过文化工业批判、意识形态理论及文化研究等范式揭示视觉文化内部的历史性、现实性与革命性。
关键词:图像;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觉文化;现代性;后马克思主义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弱势民族文学译介:周氏兄弟与
《小说月报》“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
王海晗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摘 要:1921年10月,《小说月报》在第12卷第10号策划推出“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鲁迅、周作人积极参与其中,联袂贡献了一批优秀的翻译文本。此时周氏兄弟强调“弱势民族”的概念,一方面延续了早年形成的文化趣味,另一方面则是新的社会语境下建构民族主体身份认同的需要。二者选择翻译的文学作品常常交织着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辩证视野,将反抗殖民压迫的内容框架与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涵互相结合。这一思路既否定了东西文明大同的迷思,承认生存竞争的自然法则,但同时又用人性的伦理维度来加以限制,高扬人之主体性自觉。周氏兄弟的弱势民族文学译介是新文学家回应“后五四”时代文学困境与启蒙困局的文化实践,也是新文学主体走向历史纵深的典型表现。
关键词:鲁迅;周作人;《小说月报》;弱势民族文学;启蒙
柳存仁香港时期文学与学术活动考释
操乐鹏
(浙江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摘 要:柳存仁学术重心之挪移与思想意识之衍变,于香港居停时期(1940年8月至1942年3月),均有伏脉。凭依柳存仁该时段发表于香港报刊的日记、自传等自述性文章,佐以后来的香港叙述与回忆,可钩稽其在港时期的交游史、阅读史。凡此,不仅有利于还原柳存仁的学术脉络与人生轨迹,又因柳存仁与《大风》《星岛日报》等香港刊物的紧密关联,对香港报刊文学史研究当有所裨补。柳存仁日记述及与许地山、林语堂等文人的交游状况,这也将为林语堂、许地山的生平研究提供补充。追索柳氏这一短暂的香港文踪,尚需警惕柳存仁自述中所存在的伪饰、回避或美化的话语样貌。这也昭示着自述型史料所呈现的真实性之限度。
关键词:柳存仁;香港;文学;学术;翻译
专题:人工智能与文学
人工智能写作的情感性思辨
马 晓,严 旭
(辽宁大学 文学院)
摘 要:基于大语言模型、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等数字技术的赋能,人工智能写作突破了传统辅助性的生产工具身份,实现了文学生产主体由“人—机”到“机—人”的转变与置换,对文学的本质属性、创作生产、价值评判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下人工智能写作的情感书写仍然局限于编码与解码的数据转换,并不具备经验知觉与对生命现象的具身体察,与其说是对人类情感的模拟,不如说是机器情感的传达。在人类中心主义之外,人工智能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机器式的理性美学特征,其经由语词游戏而来的情感性显现也具有了机器式的独有特征,以此,人工智能写作的机器情感扩展了文学情感的内涵与外延,与人类主体的具身写作一同形构了未来情感写作的多元生态。
关键词:人工智能写作;情感计算;机器情感;文学情感
科幻作品影视改编的现实关切
——以电视剧《三体》为例
王齐飞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
摘 要:《三体》电视剧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对小说原著进行了合理改编与再创作。通过小说和电视剧的对比可以发现,电视剧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方式将科幻小说的精神内核呈现了出来。由此可见,对现实主义原则的贯彻,不仅使电视剧《三体》较为完整地呈现出原著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还对“科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一难题作出了令人比较信服的解答。
关键词:《三体》;影视改编;现实主义
“神人”:后人类影像的美学锋芒
——基于日本科幻动画的考察
刘 欣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摘 要:在后人类主义思潮兴起之前,走在前面的动画媒介已将对未来人类形态的想象推向极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SF动画中开始出现基于未来时空的神人想象,人在高度技术化的世界中化身为类神生物,此类“神人”影像与后人类主义思潮构成奇妙的镜像关系。在动画媒介展示的后人类图景中,我们得以直面“神人”这一后人类影像激进的美学锋芒,窥见“神人”的科幻乌托邦作为真实对象的力量,进而反思此类影像叙事面对社会历史现实的无力感。在“神人”之后,此类动画对后人类叙事的开发似已逼近极限,这或许是当前全球语境下SF动画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SF动画;后人类;神人;生命政治
>>>> 外国文学研究
文艺复兴研究语境下的“小史诗”概念源流考
姚殷睿
(中山大学 中文系)
摘 要:21世纪以来,文艺复兴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对考察“小史诗”这一类别性术语的源流提出了要求。19世纪的古典学家最先将“小史诗”用作一种文学体裁,用以指代传统英雄史诗在亚历山大时期的变体。然而,由于研究样本过少、文类特征混乱,“小史诗”的合法性长期备受质疑。20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文学研究者认为“伊丽莎白时期神话爱欲叙事诗”与“亚历山大小史诗”属于同一文类,遂借用这一术语指代16世纪末英国集中涌现的十余首短篇叙事诗,但这一观点同样遭到后世学者反对。深入认识“小史诗”作为文学类别的学理根据和历史渊源,对于把握古典学、文艺复兴研究19世纪以来的学术动态具有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小史诗;文艺复兴;伊丽莎白
重审身体仪式:恩瓦帕《伊芙茹》中的女性割礼书写
张 燕
(华侨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伊芙茹》是“非洲女性小说之母”恩瓦帕的长篇处女作,也是首部再现女性割礼的尼日利亚英语小说。从互文性的角度阅读该作品,可以看出恩瓦帕的女性割礼书写与肯尼亚民族主义者/人类学家肯雅塔、作家恩古吉等男性知识分子的女性割礼书写形成一种对话关系:该小说不仅驳斥了非洲传统社会中的“有牙阴道迷思”,拆解了女性割礼是女性婚姻生活幸福之保障的前殖民神话,而且也颠覆了非洲男性知识分子女性割礼书写的文化民族主义意旨,表达了作家坚定的女性主义立场。另外,恩瓦帕较为含蓄的女性割礼书写也有别于美国非裔女作家沃克自然主义式的、暗含西方文化“凝视”非洲文化的女性割礼书写,是一种在非洲男权社会的“黑暗”中寻求光明的非洲女性主义文本试验。
关键词:女性割礼;恩瓦帕;《伊芙茹》;互文性阅读
>>>> 八闽文史
专题:许地山研究
“教育界之明灯,文化界之泰斗”
——论许地山对香港文化的贡献
付冬生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 要:许地山在港时期笔耕不辍,以其超脱的创作姿态成为20世纪上半叶香港新文学领域内一抹独特的风景。在这一时期,他成功推动了香港大学中文系的重大改革,在繁重的行政与教学任务之余,亲自创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并担任总务一职。他还积极投身于文艺教育事业,亲自为文艺讲习班授课,悉心培育未来的文学之星。他不仅是文字改革的有力倡导者,还精心保存了三千余册珍贵的元明版“抄校本”,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港的六年里,许地山是五四精神的坚定传播者,他以理性的视角审视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对香港文化贡献巨大,被誉为“教育界之明灯,文化界之泰斗”。
关键词:许地山;香港;文化贡献
人生苦难中蕴藏的生命之光
——兼论许地山小说中苦乐观的变迁
张艳丽
(华北科技学院 文法学院)
摘 要:以生命意识为视角,解析许地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从人生体验出发对生命意义的内思、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探寻与表达。主要以《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春桃》为代表,探究许地山对宗教文化典籍在哲学层面的把握及其在小说中的文学呈现,借此梳理许地山小说中的苦乐观,力图以此发现许地山小说尚未被挖掘的社会文化价值。
关键词:许地山;生命意识;苦乐观
论许地山童话的民族特征及其意义
王念灿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 要:《萤灯》和《桃金娘》两篇童话,是许地山重视理论和切实践行文艺民族化大众化的必然反映。其源点和动力来自作者对儿童启蒙的重视、小说情结的延续和乡愁的蛊惑。许地山赓续民间童话的叙事套路,举重若轻,大胆将更充分的解释说明、富有表现力的歌诗等新质文化元素融入情节中,增加童话的客观性和抒情意味,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人生”“智慧”“美丽”三合一的有生命的整体力量。
关键词:许地山童话;民族;传统;新元素;整体
许地山的红色社交疏证
杨仁飞
(福建师范大学 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厦门市台湾学会)
摘 要:许地山与瞿秋白、茅盾、郑振铎等红色革命家、左翼作家有密切的交往。根据公开的史料,梳理许地山与瞿秋白、茅盾、夏衍、董绍明、杨刚、宋斐如等红色、进步人士的关系,发掘他热爱国家、追求进步的思想品格,体现其“向上望向前行”“追求光明”的一生轨迹。
关键词:许地山;社交圈;红色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