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书里书外——福建师大文学院创作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发布者:张晓岚发布时间:2016-10-27浏览次数:1037

书里书外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创作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来源:福建日报    2016-10-27   2版   要闻2

  

长安谈·作家进校园现场

         

文学院连续举办6届大学生文学创作大赛   

                      

                                      学生入学的书香伴手礼

  

十月,是富有文化韵味的月份。2014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布,为文艺繁荣发展大计垒基砌阶、立柱支梁。全国上下,文艺百花相互竞放。回首百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始终传承学院文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今更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前行,坚持以文学创作为抓手,不断探索和研究学院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开新花,结硕果,香飘两岸。

课程教改育新枝

让百年育人文脉延绵不绝,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富有思想性的文学创作人才,是一代又一代文学人始终坚持的目标。

甲子经笥,历久弥新。创办于1958年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刊物《闽江》,始终坚守“我们的,原创的”特色,至今依然是学生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这种现象在全国也不多见。“究其原因,除了学院一贯的支持外,一代代青年学子们的文学梦想,更是一种持久的内在推动力。”孙绍振教授感慨地说。2012年,学院把各期《闽江》结集重刊出版,取名《沙漏无言》,作为105周年校庆献礼赠送给各界人士、有关校友。研精钩深,教学相长。2009年,为进一步持续推进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工作,学院以“学习、感悟、表达”三部曲为基本框架,从书里到书外,探寻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的科学途径。多年来,学院通过学习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培育文学敏感性,寻求情绪突破和表达冲动,并使这种表达成果物化成书,可展示、可评价、可传承。

制定专业学习指南,创新课程体系模式。《本科生专业学习指南》明确,学院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借助“创作+学术型”的教师团队,如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小说家陈希我、余岱宗等,开设“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创作论”课程,培养学生创作敏感度和写作的生命体验;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带领学生领略到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创新“小说导读”“散文导读”“诗歌导读”等特色课程,增强互动,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激发文学热情。

强化写作实践训练,让学生能提得起笔。学生入学时,学院就开设写作课,专门讲授写作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文体知识,辅之以“写作周”等实践活动,支持同学们通过调查、采风等方式体验生活。同时,还在“古代汉语”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诗律,让学生现场创作古体诗词等。创作方法和习作技巧的传授,系统的训练,让学生的文学创作功底更加扎实。

开展“长安谈·作家进校园”活动,与作家深度对话。学院已先后邀请了林那北、林焱、蔡崇达、韩少功、李洱、秋水、林宗龙、萧春雷、葛水平、文珍和夏商等多位知名作家与同学们近距离对话。一位大一新生曾在分享会现场表示:“我们在四位小说家的引领下以不同的视角围观了小说,也围观了小说家,走进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领略了文学的魅力。”

前沿的课程改革、强大的师资队伍、充足的经费保障,为学院以“繁荣校园文艺”为核心、以文学创作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为目标的育人工作平台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学生文艺创新实践集群化体系的形成,从而在更宏观的视野、更高的平台和更集中的优势中打造具有中文特色的文化品牌。

创作平台结硕果

“学习”“感悟”是手段,“表达”是目标。入乎书,出乎书,为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空间,学院创新载体,延伸和扩展学生“能写”“会写”的平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授业有道,妙笔繁花。

传承致远,守正出新。2014年,学院启动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文库——《闽水泱泱》出版工程,面向在职教师、面向校友、面向在学学生征集创作作品,计划出版50本。《闽水泱泱》的出版,开启了学院文学创作集体出版由“篇”到“集”再到“丛书”的转变,是学院各时期文学创作集大成者的体现。其背后是学院老中青三代人对文学的追崇和坚持,是一代又一代《闽江》人成长的印迹再现,还是学院群体创作实力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的持续与接力。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教授说:“此次创作文库的出版,对鼓励性的创造氛围的进一步形成,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其影响,也将是长期的。”

青春付梓,赓续文脉。2009年开始,学院每年都举办年度文学创作大奖赛,均征集到散文、小说、诗歌、剧本、评论等各类文体文章达400多篇,迄今已举办六届出版6部文集:《沉默的歌唱》《时间的剪刀》《云起在他乡》《逐梦的流觞》《青春的纪程》《震颤的琴弦》。这些正式出版的学生原创作品集,俨然成为学院的一种品牌、一张名片,也吸引了诸多校友慷慨解囊,在学院先后设立了“福建师大文学院林勤文学创作与研究奖励基金”“伯乐奖”“福建师大文学院福平诗歌创作与研究奖励基金”,为学生文学创作增添了动力,造就了如今文学院文学筑梦、文以化人的生机勃勃场面。

文学院副院长林志强教授在2014年度文学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集《震颤的琴弦》的《序》中写到:“看同学们的作品……他们青春的活力跳荡在汉语的节奏里,思想的神驹驰骋在汉字的行列中,起心动念,琴弦震颤,弹奏出了纷飞的思绪和生命的韵律。”

风华意气,信笔缥缃。2015年,学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发起“散文行动”,征稿范围由本科至博士,由学生至老师,由校内向校外。最终,经组织专家评审出的200篇优秀文稿,从800篇来稿中脱颖而出,结集出版——《苔》和《看见自己》。这些作品大多反应当下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对读者具有一定的触动,正如两部文集编者所言:“你会发现作者对自我的感受书写具有相当复杂的密度。同时,年轻人对自我经历与现实生活形态的反思亦具备了一定的透彻性。”

在文学繁荣之风的砥砺下,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的创作水平逐步提升,在福建省高校文学创作大赛、福建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征文、福建省散文创作大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学院分别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和“2015年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保送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创意写作硕士专业的张心怡就是学院鼓励学生文学创作的受益者。在学期间,她创作文学作品经常在文学创作大赛中获奖,极大地鼓舞了她的创作兴趣,她说:“看到自己的作品能被收入作品集出版或在台湾知名杂志上发表,让我更有文学创作的冲动,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投身文学创作的决心。”

文学院院长郑家建教授说:“文学创作作为文学院传统品牌,不能忘也不能丢,必须全力办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质品牌,成为学生能力提升极好的检验平台。”

榕缘书香飘两岸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审美取向,同音共律,让闽台两地交往更加的频繁和深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充分发挥地缘和文缘优势,将文学打造成双方最坚实的纽带,牢固两岸文化认同的历史根基。

两岸榕缘,万卷书香。为拓宽学生文学创作的影响,为两岸青年文学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2015年,学院把近六年文学创作大奖赛优秀文学作品,以《镜子的背面》为书名在台湾结集出版,作品集全部用于和台湾地区高中学校及大学中文系的交流。与台湾《国文天地》杂志共同策划的“两岸学术与文学创作专栏”,定期刊载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大奖赛优秀文学作品,获得读者好评,至今已连刊1490篇,让学生的文学创作成果在海峡对岸大放光彩。

跨越海峡,青春握手。从去年开始,学院每年都开展“两岸榕缘·文学行脚: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学研修营”和“两岸榕缘·文创之旅: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创研修营”活动,组织师生前往台湾,与台湾大学、台北市立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教师、青年学生深入交流和文学采风。刊登在《国文天地》上的优秀作品专辑,让两岸的学生围绕契合点展开讨论,极大地推动了两岸文学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文化的认同。此外,学院还将6部“年度文学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集”和“‘散文行动’优秀作品选”带到了台湾,提升了学院文学创作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学院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力。活动策划者余岱宗老师说:“看完同学们这两次台湾之行的感悟作品,有意思的是,这些散文中不少同学都带着‘之前的理解’来到台湾,这‘之前的理解’有歌曲、文学作品,乃至‘家庭故事’,而所有这一切,都在这次旅途中,形成对台湾更新的理解和感悟。”

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建华说:“作为文学院的学生,至少应当具备‘提得起笔’‘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基本技能,学院搭建众多的平台,坚守学院的人才培养传统,守正出新,赓续文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才华、锻炼自我表达平台。”

文学院大举文学创作之风,为社会培养大批人才,一大批才子才女在不同年代、不同领域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和成就。他们中有作家、诗人,有人民教师,有部队将才,有公务人员,有文艺工作者等,正在或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精英。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6-10/27/content_97294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