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 葛桂录老师、余岱宗老师、潘苇杭老师 2017年开学典礼致辞
2017年开学典礼上,葛桂录老师、余岱宗老师、潘苇杭老师致辞。
葛桂录老师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葛桂录教授
各位新同学:上午好!
看到你们确实高兴。因为没有了你们,导师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一所大学里,老师与学生是最紧密的共同体:学生因老师而茁壮成长,老师因学生而充满活力。
从踏入学校大门的一刻开始,同学们的人生之舟就驶入了一段全新的旅程,即将在这里完成青春的再一次蜕变。柏拉图说过,“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不要悔恨。”研究生阶段处于人生最重要的精神路口,作为一个受益于研究生教育的过来人,我很荣幸跟诸位分享几点建议和希望。
第一,勤学乐学,慎思深思。
研究生教育由知识教育、方法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三个部分构成,它与本科教育有很大的区别。研究生学习阶段,是从学习知识向创新知识转变的过程,在这里大家不再仅仅是既有知识的学习者与接受者,将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和贡献者,其主要创新成果就是大家几年后完成的学位论文。
读书品鉴,探秘韵味。我们要想读出书中之味,必须在阅读时细嚼慢咽,反复品味才能解其意,识其味,得其要,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的做法不可取。福州人林琴南用8年时间“吃”《汉书》,又花8年时间“啃”《史记》,对韩愈的文章更是“品”了40年。由于他坚持细嚼慢咽,融会贯通,终于识其“味”,得其精要,因而他用文言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才能那么简洁清雅,优美动人,使“林译小说”风行一时,成为现代中国作家的创作资源之一。
研讨某个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进一步地知其所以不然。后两者均离不开思考,叔本华称许多学者正是“因读书太多而成为愚蠢了”,原因在于“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成为别人的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甚多或几乎整天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而渐失去自行思想的能力。”结论是“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不生根,不久就会丧失。”
思考创新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特别是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谬误。17世纪英国文艺界有一位饱学之士托马斯·布朗,他深知谬误的可怕。他说,谬误开始时不过“好比橡子种在青年的头脑里,到了老年就在头脑里长成橡树,最强有力的理智的武器也不能使它弯曲了。”这样的谬误要通过不断的质疑才能化解。笛卡尔所谓“我疑,故我思。”如何疑?参照系是必要的。台湾学者韦政通师从牟宗三等新儒家研习儒学,眼里只有儒学。后来他师从殷海光学习,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殷海光是西学传承的代表。韦政通借鉴西学,在比较中发现了儒学的优长与缺失。韦政通说:“怀疑是知识之母,从事客观的研究,必须培养合理的怀疑态度。只有在客观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有深度的批判。才能知道该保有什么,或该吸收什么。”而怀疑的前提,就要找到比较的参照系。如果封闭式地传承古代文化,则会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封闭,最终找到的是一个虚荣的自我。这样的博古难以通今。
小而言之,希望大家做好心无旁骛、一心治学的思想准备,才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走得顺畅,过得充实有意义。
第二,温故知新,厚积薄发。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曾指出大学人文学科基本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三个阶段,即“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当然,不论哪个学业阶段,写科研论文,都必须有:历史、方法、视野。所谓“历史”,了解本领域的历史即学术史,知道自己之前,前辈和同行已经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所谓“方法”,就是选择本专业领域目前最通行和最有效的方法,并选读若干典范论著。所谓“视野”,就是阅读中国和国外在本领域最基本的和最深入的论著。通过参考文献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让阅读者通过简单的论著名录,知道世界上的同行在做些什么。
确实,做学问是一个从困惑、迷茫、煎熬到最终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少有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做学问需要储备,需要厚积薄发,要坐得住冷板凳。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曾总结清人治学“凡立一义,必凭证据”的实学研究方法,指出用此研究法以治学,“能使吾辈心细,读书得间;能使吾辈忠实,不欺饰;能使吾辈独立,不雷同;能使吾辈虚受,不敢执一自是。”这对研究生阶段的读书治学有启迪意义。
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基本目标,可以用一句话说明,就是要从原始文献出发,提炼出问题,写成专业论文。其中要养成精密的、历史的、批判的思维习惯。立志写精致的大体系论文。精致的生活,从写精致的文章开始。
读书求学,本质上是一种心、智的训练,是为了追求心智的成熟,而最终能够把握世界、把握自己的过程。心智的提升,只能通过读书阶段的历练与不懈追求才能成功。博尔赫斯心里也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们只有通过阅读他人,才能在生命的进程中,不断地用想象和宗教式的虔诚来阅读自己,心智的风景线才会不断延展而美丽!
第三,立德为先,精神成人。
学术研究必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相信大家一进校门口,就看到了师大的校训: 知明行笃立诚致广,就是强调知行要合一,做人、做学问必须始终恪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学术研究不仅要耐得了寂寞、经得起挫折,更要守得住底线。现在大家来读研究生,跟前几年情况有明显的变化,比如奖学金多了,在座各位大多数有机会拿到。但对科研成果有更高的要求,论文写作和发表面临不少压力。在功利和压力面前,就难免心存侥幸心理,触碰底线,最后害己害人。希望大家树立起严谨的学术道德底线,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让自己的精神成长不留一点遗憾。
人的精神成长就像一棵树,假如它春天不开花,秋天就不会结果。如果求学阶段你对“如何做人”没有认真思考,那以后就更难去自觉思考“如何生活”。犹太经典《塔木德》说得好:“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嚎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同理,跟老师从游,品经典文本,相当于跟优秀的人交流,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自己的心胸才能阔大。在如今网络信息社会里,获取知识并不困难,但精神成长却会遇到许多阻力,要成为一个会思考、有见识、有高尚追求的人则更难。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章句》)其中,“亲(新)民”一条,就是要让我们脱胎换骨,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知识增进道德,道德滋养心灵。面包人人会有,道德智者常存。万物皆备于我,静观鱼跃鸢飞。天地何者为“大”,人字上添一横。这“一”,代表的是平衡、秩序、理性。没有它,“人”不能长“大”,只是个小“人”。这个“一”好似天平,有此乃为“大”气象。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成为这样的人。
第四,大浪淘沙,天道酬勤。
每个人都是宇宙之流的沙子。岁月如梭,大浪淘沙。但有“灵性”的沙子,会放射出思想的光芒,会在人类心灵的星空中闪烁,为后人指引航向。
秉持这样的境界,一个善于思考的研究生,都会在内心不断追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谁?这里,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相呼应,有困惑才能希望,有思考才有未来。对此,我们的感悟是:宽容过往,执着今朝,相信未来。生命之源永不枯竭,精神家园欣欣向荣。
天道酬勤,有容乃大。诸位在读书思考和潜心研究的同时,也不要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灵魂生活都不能忽视。今后几年很可能是你们人生学业养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家自然会更多地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与职业选择,更现实地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这是一个希望而迷茫、探索而求真的过程,不要患得患失,要走正道敢于尝试。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鼓励我们“从开始处开始”,他说“世间事物无一不是从危险与不确定开始的,不过如果你不去开始,你就永远也开始不了。”开始了即使失败也不可怕,因为正如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序曲里标示的那样:“失败是进取的代价”。此即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样的道理,成功又何尝不是失败之母呢?成功之后,不总结成功过程之中的失败教训,不认知成功的喜悦对人创造力、奋进心的消解,不预知未来之路的各种变数,而只是抱着过去成功的经验。那么,成功之日就是失败开始之时。生命生活的历程如果呈现为倒U型,那么,顶点(成功)过后,就是走向谷底的开始。既然成功乃失败之母,促使我们认清孔子教诲的“持满之道”,保持成功永远不败之理。希望你们多去体验,不断完善自己,找到自己一生的追求目标。
同学们,走入人生的新阶段,知识的航程开始了,崭新的世界敞开了。你们会收获更多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友谊,但也一定会面临困难、困惑、挫折和失望。无论一帆风顺还是在踟蹰中跋涉,都希望你们能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自己的人生之旅变得丰厚而美妙。
最后,我祝贺各位考入百年老校福建师范大学,来到底蕴深厚的文学院求学深造;祝愿大家深思开拓,精进不懈,几年后体面地完成学业;祝福诸公志趣高远,心想事成,将来成为一个完整而自由的人。
谢谢大家!
余岱宗老师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
余岱宗教授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场合与大家见面。
新的学年,有机会与各位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这是非常美好的开始。
我始终认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交流、不断切磋的关系,而不是知识的单向的灌输。可以明确的说,优秀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每每让我有收获,有惊喜。因此,衡量优秀论文的标准似乎很简单,那就是你的创造,你的发现,对于我来说值得关注,值得思考,这就是好文章。相反,我了解的远多于你撰写的,这样的论文,我觉得价值不是很大,至少是缺乏启迪性。每年四、五月间,我们会评阅外校的论文,通常都会与本校的比较,特别是同专业的文章,这也会让我们产生比较的念头。评价的结果,可能是既有担忧,又有窃喜。因为这会让我们明白,你们的学术成果,哪些方面已经落后了,哪些方面还暂时保持优势。
从这个角度说,攻读硕士学位也好,博士学位也好,是为了创造新的精神价值。同学们可能觉得我提出的目标太大了,过于宏大叙事目前不太受欢迎,但我个人认为,面对人类创造出来的如此庞大的精神创造物,我们不应该选择退却,而是应该勇于创造,乐于创造。
很多同学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困惑,你的观点、论述可能之前的学者已经提及了,那么,你的研究工作还有意义吗?我想,作为在学的研究生,闯入一个完全空白的研究领域,这种情形不是没有,但也不是常有。我们的研究工作,开天辟地的可能性也许不大,但推进一个阐释层面,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论述一种新的可能,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或者将前人的研究进一步精致化,这样的工作同样包含着创造的智慧与乐趣。研究生阶段的任务,便是尝试着获得创造的路径,收获些许创造的成果,培养创造的思考能力与不断尝试的意志力,而非仅仅是既有思想观念的积累者或总结者。
我们知道库恩的范式革命对现代人文领域的研究影响颇大,库恩的科学史研究表明,重大科学研究的突破往往是研究或理解问题的“范式”有了根本性的变革。“范式”的改变,意味着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再受之前“范式”的误区或盲区的局限与干扰,新的“范式”开启了更具深透性与有效性的研究路径,这就避免了在旧框架内的修修补补式的理论循环。就力学的问题来说,牛顿的力学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迥异,爱因斯坦的力学理论更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突破。我们知道300年前在化学界有一个说法叫“燃素说”,认为东西会燃烧是因为物质中有“燃素”。那么这个“燃素说”在300年前是普遍认可的,其“范式”亦有有一定的理论有效性。可是特例出现了,当镁燃烧的时候重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燃素”并没有因为燃烧而耗尽。于是,从这一例外中发现,原来燃烧的要素是是氧,正是镁在燃烧过程中和氧结合,所以重量增加。大家不要以为我对自然科学很精通哈,我是一个科普爱好者而已。我只能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未因为中学毕业而消失,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方式与人文研究很不一样,但不是不可借鉴。从我从事的文艺学研究角度来说,三十年前的诸多文艺理论的概念,话语系统,即“范式”,在当下理论界已经不再是有效概念了,因为大家的观念变了,方法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意味着同样的研究对象,我们需要用不同的“范式”加以探索。那么,我们当下研究的入口在哪里?你的阅读,你的准备,你的创造会在何处体现呢?他人不断陈述的观点与方法,我们有必要一再重复吗?三五年研究生学习生活,是否可能为人文创造做出些许贡献呢?这就是我今天讲的主题:探索。
面对海量的论文、文献,首先要有一种探索的热情。指导研究生的写作过程中,常常发现一种现象:我们的同学太容易固步自封。经常是给自己设定一个观念,然后在之后的论文写作中一定要奔向既定的设想,不允许自己为难自己,不懂得设想是会在之后的研究中被推翻,被改变,被自我质疑并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的。如果观念都已经出来了,结论都已经下好了,这样的论文的写作还有意义吗?所以我更愿意把论文的写作看成一个自我干扰,自我推翻,自我论证,自我质疑的过程。对预设的观点或观念进行质疑的论文写作,是一种常态。论文写作是写作者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当然也也可以和你的同学、老师对话的过程。这样的论文写作才可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其次,这种探索应该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过程,对于文学的研究,是以走向走向精致化、别致化为目的的。如果我们的研究生同学获得学位之后,你的趣味和品质还是等同于你的本科阶段的话,这样的培养可能就是失败的。研究生学习,意味着原来你不懂得欣赏的文本,不觉得有趣的理论,对你有“隔膜”的书籍,你读通了不少,你发现了其中内容让你为之一振。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研究生光有一个导师是很不够的,你要善于自己找“导师”。也许,你的一个“潜在”导师就是图书馆中某一部书籍,也许在校外教授的讲座中你获得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引领,甚至某次与隔壁宿舍的同学的交流让你有了莫大的启迪。我们同学的学习不要自我设限,我们对文学的观念也不要有一个先期的不允许变动的“范式”,而是要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紧张地思考,不断地对话,不懈地努力。
那么这就涉及到下一点,探索需要动力。我们到文学院学习,是因为热爱文学。我们要将这种热情化为探索、寻找的过程。这种过程除了课堂、小组讨论、读书会,很重要的一定,是找对书,找到书,读透书。
书的阅读有两方面,一方面,这类书是作为材料的阅读书籍,这类书写论文不可或缺,还有一类书是让你改变思想观念、审美观念的书籍,这类书牵引着你前进,推动你发生“范式”的变革,这样的书就是你的好导师。
我常说,如果你能找到十本、二十本或者三十能够更新你的文学观念的书籍,指导你前行,指引你好好研究文学,那么,你的创造力很可能大大提升。这类书籍你找到了并读透了,往往是你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关键节点。
研究生阶段,三年至五年的探索可能远远不够,三年五年的探索是为了我们终身的探索打下一个基础,为下一个阶段的探索做好准备。我们是否能够获得这种热情与动力,乃至信念,则取决于接下来的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合作。
潘苇杭老师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年本科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
潘苇杭副教授
学院让我代表教师讲一讲,我也不知道讲什么好,就讲讲“我的大学”吧。
我的大学,不是全日制本科,而是个自考辅导班。这个班基本上就几种人:
第一种是不会读书的。比如我——120分数学卷子,我考35分,老师还在卷子上表扬了一句“苇杭同学大有进步”。因为书读这么烂,所以别提高考了,中考都没戏,只能考自考,就进了自考辅导班。
第二种是不爱读书的。每天课前点名我都很忙,要帮很多人喊到,他们很忙来不了,要逛学生街,要买闽南肉粽,要去首山路溜旱冰……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当然还有第三种人,不说你们也知道了——就是又不爱读书又不会读书的。比如我第一二三四五任同桌。
瞧瞧这些个料子,就知道我们为啥没读个全日制本科,要去读个自考辅导班了。
但读着读着我们发现:这个自考辅导班,是一个神奇的自考辅导班。神在哪儿呢?
首先发现,老师脾气太好了。我们这帮学渣上课,那是无法无天的。我们能吃着干脆面上课,下着五子棋上课,看着租来的漫画上课,聊着明星的八卦上课……搁在中学的班上,不用五分钟,我们就会站到教室外面上课,但这个辅导班很好玩,没有一个老师赶我们出去,只有老先生被我们气得一摔书本跑出去,出去站阳台上抽根烟,熄了火又进来接着讲。搞得我们这帮学渣都不好意思起来,默默把干脆面漫画五子棋收到抽屉里,开始听课。我们也不知道啥叫师德,但我们觉得这些老师很好——甭管孩子有多熊,都努力教下去。
后来发现,这些老师还是大神。小说史老师是“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语文老师是福建省楹联学会会长……一门门课程的老师都是学界大牛。呃,就算是一群小混混,都用这么好的老师来教,这莫非就是“有教无类”?
最大的神奇是,我们这帮书都念不进去的学渣,到毕业居然出了六本小书。二十年前,我们出这些小期刊的时候,去问学院要经费,一位老师接待了我们。
我们问:我们要出个文学刊物,院里给不给钱?
老师说:给。
我们得寸进尺说:现在店里有电脑排版了,比我们手工排好看,但是比较贵。
老师说:用电脑的。
我们得尺进丈说:胶印比油印清楚,但是比较贵。
老师说:用胶印。
就这样,到我们毕业的时候,就有了我手上这六本小书。
一年后看,哇我好有才。
考上研究生以后看,一脸黑线,这都写得什么鬼。
考上博士以后再看,感慨万千,这是只有青春才能写出的文字。
现在再拿出来看,一边看一边哭,这是我们最炽热的生命的记录。
所以现在的我,会去跟我的学生说:别怕嫩,拿起笔,去写!
因为写作证明我们是人。《春秋谷梁传》说“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不能言说的生命,与禽兽无异!
因为写作证明我们是活人,不是没有思想情感的行尸走肉。
因为写作证明我们当过人。当我们死去,只有文字能证明我们曾经过来过这世界。
二十年前还没有自媒体,感谢那位老师批的钱,让我们的生命记录没有断档。这位老师用“批钱”和“给刊物写寄语”的方式,让我们这群少年在那个特别无聊困惑的年纪,隐隐察觉到:生命中似乎有一件值得去做的事叫“写作”。在人生关键点上帮我们解惑的这位老师,就是现在坐在主席台上的李建华书记。
而办我们这个自考辅导班的学院,就是福建师大文学院。感谢这个学院的老师,他们传道解惑,他们不嫌不弃,他们有教无类。这是什么?这就是师道,是师范院校的精神和灵魂!
什么是好师范?不是把学霸教成学霸,是把学渣也教成学霸,甚至教成一个特别想当老师的学霸。我的经历告诉你们——福建师大文学院做到了。
我读自考班的时候,这个学院只培养师范生,今天它不止培养师范生——但师范精神,是这个学院永不磨灭的底色。
今天,我代表这个学院的教师欢迎各位。相信接下来的四年,温暖过我的师德之美,也必将温暖在座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