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婷,1974年出生,福建闽侯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分配至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系,多年来从事中国现代戏剧史相关问题,戏剧美学与戏剧理论的研究,曾在《文学评论》《戏剧艺术》《文艺争鸣》《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与报纸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国内重要出版社出版独撰论著两部,曾主持福建社科规划项目2项,福建省教育厅项目A类、B类各一项,均已结项,目前在研的有国家项目1项,省教改项目《戏剧方法在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项。2015年获校第二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4年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2007)、《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的重要成员(排名第二)。
主要著作
1.《准对话?拟狂欢: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2.《刹那缘聚:戏剧的生成》,人民出版社,2016年。
近年来主要论文
1.《时间、媒介、身份:<宝岛一村>与台湾“眷村言说”》,《文学评论》,2013年第5期
2.《论仪式对当代戏剧艺术空间的拓展:以赖声川<如梦之梦>为例》,《戏剧艺术》,2015年第1期
3.《“合”的奥妙——论赖声川戏剧的拼贴结构》,《戏剧艺术》2011年第6期
4.《戏剧性:曹禺的人格结构与戏剧创作的互释》,《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四卷第2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从曹禺到赖声川:戏剧的变与不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6.《精致艺术与大众文化如何结合——赖声川剧场实践的启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7.《超越二元对立后的艺术天地——以赖声川大陆巡演戏剧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3日(B03版)
8..《戏剧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15年9月16日
9.《<冬之旅>:两岸剧艺的化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18日(第8版)
10.《“原型”的再现与改写——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话剧与戏曲关系再思考》,《南大戏剧论丛》第12卷?2,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获奖及荣誉
1.《准对话 拟狂欢——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曾获第八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15年获福建师范大学第二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项目
1.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世纪中国现代戏剧中的“疾病表现”研究》(2016年),进行中
2.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当代话剧剧场艺术的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2011-2014),已结项
3.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赖声川的剧场艺术及对福建戏曲发展的启示》(2008-2011),已结项。
4.主持福建省教改项目《戏剧方法在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016-2017,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