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华情缘 ——读李诠林诗歌《安平桥追想》

发布者:刘为晨发布时间:2024-03-16浏览次数:38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华情缘

 ——读李诠林诗歌《安平桥追想》

(来源: 福建日报 2024-03-16 07版 武夷山下)

王羽飞

福建师范大学李诠林教授创作的诗歌《安平桥追想》,我不止一次研读。在细悟中,我渐渐认识到安平桥不仅是安海港商贸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的重要载体,还是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文化符号。

纵观全诗,诗人通过联想、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等手法,将历史与现实、景情与哲理,用散文化的笔调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回味无穷。

在李诠林笔下,安平桥既是一座历史之桥、文化之桥、商贸之桥,又是一座友谊之桥、合力之桥。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某一地域或民族的文化,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在诗歌中呈现多元文化。

诗歌的第一节始于“我站在安平桥头”,交代了诗人的立足点,也把读者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泉州,聚焦到安平桥。诗歌以泉州曾是世界闻名的“东方第一大港”为大背景,来呈现近900年来安平桥的建造历史、地理环境、文化内涵、人间真情等。无论在时间跨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诗歌的背景都颇为辽远广阔。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诗歌中的意象,蕴含历史元素,这些元素在诗歌中得到确切的表达,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和独特魅力。如,南宋的“石板”、明朝的“碑”、泉州湾里的“福船”“瑞光塔”,以及采自金门浯洲屿的“石头”。这些意象,跨越了时间、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它们既是中华历史的见证,也展示了中华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诗歌第一节从眼前景色写起,情绪转折在“遥想”处,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笔锋一转,开始牵出一段母子离别难分难舍之情。“割舍不断的家乡情,从此也印在孩子的心上。”为下文全球中华儿女一次次的出发和回归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也使下文眷恋家国的情感表达更为自然。

第二节交代安平桥的建造历史以及与其相关的人文轶事,诗句“横木浮石,睡木沉基”交代了匠人们解决桥基建设难题的办法,突破了工程技术瓶颈。紧接着,高度赞扬了古代人民的超凡智慧。作者的目光自此从安平桥、从泉州移向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此时,看似情感舒缓流淌,迂回婉转,慢慢回落,实则为下文张本蓄势,引而未发。

诗歌第三节把同为海丝贸易提供了重要交通保障的“洛阳桥”融入其中,“正像洛阳桥和安平桥也是兄弟”一句,道出了二者同为当地作贡献的关系,扩容了诗歌的内涵,增其广博,添其风采。

诗歌第四节的“今天,我们来安平桥怀古”,呼应第一节的第一句“我站在安平桥头”,使整首诗歌的结构更显严谨完整。“陆上桥连海上侨”,“桥”“侨”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凸显了当地侨乡文化的特色。此时,诗人的目光开始投向全球的华人、游客,大音希声,大爱无疆。李诠林笔下的这座桥,仿佛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开放、包容、创新、进取。诗人思接千载,收放自如。最后在一声“善哉,世界文化遗产!”的慨叹声中,发出对中华文化礼赞的最强音。

诗歌最后一节,高涨的情感变得更加迂回曲折,温婉缠绵。诗歌末节“再会”一词独立成行。且在声韵上,此二字皆为仄声,简洁有力,把人物的情绪从“不舍”转折到惦念、期许。首节和末节多次出现“一步一回头”,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形成循环往复之美。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增,直至末尾,反复出现三次“一步一回头”,两次“舍不得也”,人物情绪已达高潮,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感染力陡增。我仿若看到从桥的另一端走来的依依不舍的身影。那是从南宋就开始凝望的游子,那是从独立码头送别的母亲眼眸中走出的孩子。那一步一回头,形象地描绘了游子们背井离乡、追求梦想的情景。

诗歌中人物的行为从“扬帆出发—回乡寻根—再度离乡”至“带回中华缘”。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有致,人物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的形象,使人历历在目,感慨万千。他们在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回归间形成回环,周而复始,代代不息。

在李诠林笔下,那座安平桥就像一道印记着岁月的丝带,穿越千年,串起了与世界链接的悠长的历史、璀璨的文化、丰富的故事、深厚的情谊,仿若串起了一颗又一颗晶莹的珍珠,在历史的长河里闪闪发亮。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3/16/content_34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