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闽派批评”:在传承中提升文艺原创力

发布者:刘为晨发布时间:2023-12-22浏览次数:16

【福建日报】“闽派批评”:在传承中提升文艺原创力

发布时间:2023-12-22浏览次数:102

 “闽派批评”:在传承中提升文艺原创力

(来源:福建日报   2023-12-22  10版 武夷山下)

20世纪80年代伊始,一大批闽籍理论家批评家陆续发出声音,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闽派批评现象,引领我国文艺理论及批评新思潮,对当代文学思想的演进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此后又连续举办两届。2018年起,高峰论坛拓展为学术活动周,连续举办三届,成为引人瞩目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收获累累硕果。

今年1216日,新时代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在福州开幕。开幕式与主旨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与作家欢聚一堂,共话闽派批评,围绕文化传承与文艺原创力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新时代的当下,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对闽派批评的研究与关注,让人们对于闽派批评的认知更加清晰和深刻。他们关于闽派批评未来发展新机遇、新时代下文化传承与文艺原创力等话题的精彩论述,回应了时代热点,彰显了责任担当,赋予了闽派批评更为厚重的意义。

植根传统文脉

时代特色鲜明

福建是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大省之一,有着悠久的文论传统。

 “两宋以来,闽地文论传统不断,涌现出严羽、刘克庄、杨载、王慎中、李贽等文论名家,留下了《沧浪诗话》《后村诗话》等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批评名著。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说,到了近现代,严复、林纾、郑振铎等闽籍文论名家,对中国文论的发展亦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谈道,福建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之地。在历史上,朱熹、李贽、柳永等思想家、文学家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闽派批评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谢冕、孙绍振等闽籍批评家为朦胧诗发声,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闽派批评植根于福建的文脉沃土,这是大家的共识。然而,闽派批评并不局限于地域的概念,也不是传统的中国文论的翻版,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闽派批评是一个有着鲜明地方身份标识,却不局限于一个地域的理论家批评家群体,同时也是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认为,闽派批评在文艺批评方法革新、文化研究的转型等关键性历史节点中,均扮演着理论先锋的角色。

在《小说选刊》原副主编王干看来,闽派批评不是中国传统文论的翻版,而是有着鲜明的现代性、当代性和未来性。

 “‘闽派批评融进了现代批评的很多特点;它具有很强的当代性,注重联系当下文学创作的实际,如关于诗歌最早的崛起论,就是对当时诗歌创作现实的回应和导引;还有很强的未来性,这种未来性是一种超前意识,有着文艺理论方面的前瞻性见解。王干表示。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认为,在当下讨论闽派批评,并不完全是一个策略,或者说是一个有益的标签。

 “因为中国历史上每一次人员的迁徙和地理的推扩,都会带来文化的碰撞与新生。所以,现在从地理的角度去讲文化,依然是有效的。闽派批评还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一是具有现代意识,另一是具有文体意识。谢有顺表示。

延续闽派风格

迎接发展新机

作为文艺批评界一种现象级的存在,闽派批评不仅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还在不断地生长和发展中。

进入新时代,中国文艺迈向蓬勃发展的新阶段。那么,队伍如此庞大、理论建构如此厚实的闽派批评,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又该走向何处?对于这些令人关切的话题,无论是闽派批评的代表性人物,还是关注闽派批评的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建议,闽派批评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制高点上,提出面对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随着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深化,两岸文学交流也将打开新空间、出现新格局,闽派批评可以利用两岸融合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在新时代的文学发展中形成独特优势。

 “‘闽派批评仍是一个正在成长中、成熟中的批评流派或者批评现象。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闽派批评人才辈出,新时代的发展仍要靠一代代闽籍学人不断地接力。今后,仍然需要不断弘扬传承闽派批评的鲜明品格,包括开阔的世界性视野、注重批评标准和理论体系的建构、敢于开风气之先、注重从文本出发的史论结合的扎实文风等。

学者每每在谈论闽派批评时,都会谈及福建人的文化性格,福建山海交融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包括面向大海勇于探索的开放心态、因山地农耕文明形成的勤勉踏实的精神特质。

 “福建人的文化性格,也正是闽派批评的某种本质内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谈道,当下我们谈论闽派批评时,谈论的是那些已经完成了的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闽派批评本身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固定的存在,因为闽派批评仍在创造中,仍在成型中。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发有认为,福建人勤奋务实的精神,在闽派批评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闽派批评的那些成功的前辈,都是在自己的一方领域里长期耕耘,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真正地扑进了文学的现场,去推动文学的发展。他建议,当下我们在讨论闽派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时,要尤其注重批评实践的落地

坚守文化底色

创造推动传承

 “闽派批评学术盛会举办至今,每一届的主题都积极关注与回应时代热点话题。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时代焦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届闽派批评学术盛会以文化传承与文艺原创力为主题,正是对当下时代热点的积极关注与及时回应。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纷纷直抒见解,畅谈关于这一主题的心得与观点。

已经91岁高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每次回到家乡都十分激动。此次回福州前,正逢北京大雪,几番波折,他仍坚持前来参会,情真意切。对于文化传承与文艺原创力,他也提前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思考。我思考的结果就是:一个作家,必须有非常大的文艺原创力。没有文艺原创力,就成不了作家。原创力是什么?是生活阅历,以及感受这种阅历、提高这种阅历的经验,还有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从百家争鸣切入,讲述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他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不仅在于其内在的生生不息,而且在于其开放性。

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光明看来,传承恰恰是需要通过创造来实现的,文化传承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面对空间的动荡和时间的变化,如何延续和发展的问题。正如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所说的那样,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必须通过转化之功来实现,通过新的创造的加入来实现,通过新东西加入后调整传统的秩序来实现

如果传统的方式仅限于追随前一代,或仅限于盲目地或胆怯地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自然是不足称道了。——对于艾略特的这一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编审吴子林同样在发言中提及。他认为对于文化传承,必须在保持文化鲜活的血肉与灵魂的同时,赋予其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不要把传统理解为博物馆里的古董、那些僵硬冰冷的文物。我们要把传统理解为图书馆里的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所演化出的一种智慧。

谢有顺以小生命与大生命的比喻,来阐释他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解。我们个人就是一个小的生命体,小的生命体需要融汇和寄存到一个大的生命体之中,这个大的生命体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优秀的文学家,都有着这种传统文化的底色。同时他也强调,文化除了守常,在本然、同然、自然、当然之外,还有求变这一特质。

李朝全在探讨新时代文艺原创力时,提出要注重文艺题材和内容的创新。因为新时代为文艺提供了新语境、新主题、新风貌,这些都促使着文艺的创新。我们时代的大命题最终要落实到小人物的书写上面,要走小切口书写大主题、大时代的文学路径。

学者们寄望于闽派批评能够带动闽派文艺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促进闽派文脉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12/22/content_33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