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循闽腔悠扬,醒城市文脉

发布者:余成威发布时间:2022-07-0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探寻候官文化,焕活城市文脉。文学院“榕园寻梦,闽戏升平”——闽剧寻根实践队在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叶祖淼和黄科安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调研采访方式,从学校、教师、非遗传人三个角度对闽剧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牢记总书记嘱托,砥砺前行,传承发展,守护非遗,保护发展。


一场座谈会忆摇篮初成

71日,实践队成员前往福州市艺术学校,旁听了围绕《习近平在福州》中对闽剧文化的指示展开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先后4次莅临福州艺术学校视察调研,关心闽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从大院中的练功房到今天成学科、成体系的福州市艺术学校,福州闽剧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闽剧记录着福州的文化,承载着福州人的共同回忆。在“3820”战略工程实施的20年中,闽剧和福州的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闽剧的新时代魅力助推着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的打造。“20多年过去了。总书记点燃的文化薪火在榕城大地上熠熠生辉。”福州闽剧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闽剧传承人林颖感慨道。闽剧的传承是各方支持下不灭的火种,不仅有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还有一代又一代闽剧人的传承和坚守。

一位年轻教师谈实景

72日,实践队成员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采访了福州市首批“青年艺术家”、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的戏曲表演教师——林特老师,从继承者和教授者两个角度来观察行业的现状。闽剧是以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剧种,闽剧的发展也和方言的使用情况息息相关。面对实践队员关于年青群体对方言掌握程度不足,以及福州各地方言的差异对闽剧影响的疑问,林特老师介绍到学校在方言教学和规范口音上的重视,从福州话知识的普及到福州话歌谣的传授,从日常对话到剧本研读的细心打磨把住了闽剧传承的一大难关。实践队成员还就闽剧的传承和创新、变与不变以及学校层次化教学等问题和林特老师展开探讨。


一对师徒“非遗传承人”

78日,实践队成员跟随“福建美猴王”黄东闽老师来到了福州市闽剧院的老院部,采访了黄东闽老师和他的老师——林亿惠老先生。林老先生在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专攻文丑,在舞台表演和道具设计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造。在关于闽剧传播的困境时,林老先生和黄老师再次提及语言的障碍。由于福州话受众的限制,闽剧的外传之路更多的是以音乐的形式感染观众。在对“非遗传承人”师徒采访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感受到来自闽剧传承的力量,老前辈的谦虚和后起者的敬重,闽剧的精神力量在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采访结束后,实践队成员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了闽剧的魅力。

通过一种声音,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脉动。文学院“榕园寻梦,闽戏升平”——闽剧寻根实践队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采访调研,并通过视频剪辑和文字稿整理的方式记录着调研过程。透过闽剧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发掘闽剧发展对福州方言文化的保护作用,探寻福州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状况。

文字来源苏自昕

图片来源林昕迪袁子诺